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新闻快递    
  养老政策 +MORE  
  党的二十大 +MORE  
  联系我们 +MORE  

地址:济南历下区南新街66号山东民政大厦西院五楼
电话/传真:0531-86912671、18653185989、18660102099     
电子邮箱:sdlncy@163.com

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订阅号

行业动态    
“空巢老人”,中国式养老之痛
发布时间:2018-08-2

日前,一档卫视节目走进养老院,节目嘉宾与养老院的老人们一起度过了亲密的48小时,再次让我们的目光聚焦在空巢老人这个群体。我们曾记得一首歌: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这首《当你老了》刷屏朋友圈,戳中无数人泪点。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衰老,我们不得不思考晚年时光如何安放?而一系列空巢老人独死家中的事件,让人不得不毛骨悚然心情沉重。

·上海市杨浦区一位年逾八旬的空巢老人在家猝死多日,最先发现的是一条得到过老人救济的流浪狗。

·河南省洛阳市一对空巢老夫妇被发现死在了出租屋里,遗体已经腐烂发臭。

·安徽蚌埠一位老人独死家里,尸体遭群犬分食,令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

………

空巢现象是个全球性难题,发达国家独居及夫妇空巢户比例高70%-80%。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今后空巢老人将越来越多,空巢期也会明显延长,老年人问题将更趋严峻。


综合分析

所谓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症。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导致我国老龄化趋势相对加快,农民工数量增多,进而导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情况愈发严重。

最新数据显示,到2018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47亿,接下来三年中国老年人人口将会稳定在2.47-2.5亿之间。即2022年开始老年人口进入快速上涨阶段每年增加近1千万,这种情况会持续20年。即2045年左右,老年人口达到4.8亿。

解决“空巢老人”问题,需要从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出发,共同为农村“空巢老人”筑起一道温暖的屏障。只有正视问题,找出症结,多策并举,才能让更多老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

相关问题

一是政府方面: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部门对老年人维权帮助和支持不够。2、对空巢老人的监管实施不到位。3、专门针对空巢老人的服务供给缺乏。4、对空巢老人的资金补贴不足。5、对农村地区老人的养老问题关注度不够,对空巢老人的宣传引导不够。

二是家庭方面:1、如今每个家庭基本是独生子女家庭,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压力很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老年人遭歧视、漠视、遗弃等现象的发生。2、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常常没有时间陪伴父母。3、老人与子女之间存在交流代沟。4、老人体恤子女工作忙,不愿给孩子们增添负担,有事也不愿意麻烦孩子。5、传统孝道的退化、计划生育、人口流动等因素导致家庭结构改变,增加了家庭赡养的难度。6、老人渐渐感觉到自己已经在家庭中不受重视,地位的变化,导致了心里的不平衡。

三是社会方面:1、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寻求更好的机会,很多农村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2、家庭为了给子女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支持孩子在外就业或出国留学。3、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亲人不在身边,社区也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各方支持系统都欠缺,也为空巢老人带来孤独感。

四是老年人自身方面:1、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缺乏精神慰藉。2、尽管有些不想服老,但周围人的看法也造就了老人心灵上的失落。3、经常独处、很少与人交流的老人往往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4、目前一些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主要靠家政服务员,专业的心理从业人员较少。5、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代际分局成为一种趋势。

相关对策

一是政府要针对空巢老人做服务,多举措关爱空巢老人。1、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不断完善城市的养老保障制度。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2、要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设立专门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在通用医疗保险制度中以中老年人医疗为重点,加强对老人预防家庭护理医疗咨询健康指导等方面的医疗服务。3、要加快社区照料服务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人参与养老服务。4、对生活困难的农村空巢老年人,政府有责任进行免费救助 ,可以将一些贫困资金补助放在医疗设施中,使得老人有病可治。5、国家兴办养老福利机构和建设养老福利设施,培育和发展养老护理服务市场。 6、加大关爱空巢老人的宣传力度,加大典型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空巢老人的良好氛围。

二是常回家陪伴老人,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1、子女应尽量常回家看看,加大对老人的人文关怀,给老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安抚。2、营造健康快乐的家庭氛围,使老人老有所养。3、帮助父母调整心态,摆正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使他们重新实现自我价值。4、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5、定期为老人安排健康体检。6、时常组织家庭集体外出旅游。

三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1、搭建起志愿者结对帮扶空巢老人的平台。广大市民和志愿者要以结对帮扶活动为载体,为空巢老人提供健康保健、心理抚慰等服务。2、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做起,不仅关注他们的经济需求,也要关注其精神需要,努力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3、组织亲情关爱志愿者经常主动上门,对老人们嘘寒问暖。在特殊的节日特殊的情怀,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看望慰问空巢老人。

四是老年人要保持乐观,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生活质量。1、老年人要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必备的生活医疗常识,提高自己的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2、应积极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3、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4、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建立新型家庭关系。5、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要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6、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7、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


权威论述

现在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央非常重视,正研究措施。加强养老公共服务,内容上要多样,财力上要倾斜,全社会一起努力,把老年人安顿好、照顾好,让老年人安度晚年。

——习近平在在沈阳多福社区座谈会上的讲话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刻持久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将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纳入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加快培养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市佰仁堂常青乐龄护理院护理员李楠楠

(转自网络)
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  电话:0531-86912671、18653185989、18660102099
Powered by CTRL 鲁ICP备******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