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老年人口发展速度快,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是现下亟待解决的助力民生改善的重点问题。
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 多样化养老服务推行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贾江在文章《人社部:严控提前退休 防养老基金跑冒》中介绍,截至2016年底65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已达到1.5亿人。李建新在《中国人口结构问题》中预测,21世纪30-40年代会出现人口峰值。面对即将进入的长久性老龄化社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是拉动消费,扩大就业的重要措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与OECD国家相比,我国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第二支柱养老金即职业养老金,第三支柱养老金即个人税延养老金)积累不足,发展滞后”,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董克用教授在论坛上发言指出。很明显,仅靠养老金对当下老年人日益增加的养老需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为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使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住房养老新模式也成为了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的新力量。
养老服务新模式 “以房养老”前景巨大
政府提倡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关注养老服务的社会机构纷纷响应,幸福人寿也推出了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待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可以获得抵押房产处分权。其作为商业保险服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得到了中国保监会等中央部委的大力支持。其中,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启动“ 以房养老” 试点;中国保监会《关于延长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期间并扩大试点范围的通知》明确了延长“ 以房养老”试点时间,扩大试点省市范围。
董克用教授表示:“以房养老是养老服务金融的有益探索”。以房养老作为养老保险新选择,不仅缓解了传统居家养老模式的经济压力,更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这不仅能使老年人拥有的房产同时发挥居住、养老和资金保障的三重功效,还能将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与购房养老相结合。中国老人和“准老人”房产多、价值大,努力激活有上百万亿价值的巨大潜在市场也是今后各方完善养老模式的重要目标。
幸福人寿在开创多样化养老服务模式的道路上,通过动漫、漫画、手机H5、电视宣传片、宣传手册等多种途径对设计复杂、计算精细、涉及宽广、与政策联系紧密的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进行了宣传,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目前幸福人寿参与的养老投资基金已经实际投资8家养老机构,提供养老床位接近3万张。
构建子女、货币、住宅为核心的新型养老模式
社会基础养老保障确实是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的安全网,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立足我国发展水平,平衡好人民群众有保障、国家财力可承受和经济发展可持续之间的关系无疑至关重要。
对此在此前的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上,保监会副主席黄洪也表示,发挥政府保障基本的基础作用,也要发挥市场提高质量的放大效应,坚持发展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打造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受传统观念影响,国内老人主要采取‘养儿防老’与‘养老金防老’的方式,实际上住宅养老也可称为养老资金的重要来源。”幸福人寿代表在珠江论坛上表示。这种模式,可以盘活住房资金,确保投保老年人有连续稳定的收入,构建子女、货币、住宅为核心的新型养老模式也成为当下热门的养老服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