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新闻快递    
  养老政策 +MORE  
  党的二十大 +MORE  
  联系我们 +MORE  

地址:济南历下区南新街66号山东民政大厦西院五楼
电话/传真:0531-86912671、18653185989、18660102099     
电子邮箱:sdlncy@163.com

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订阅号

行业动态    
【2016清华养老论坛】王海东:健康老龄化与医养结合
发布时间:2016-06-27

“2016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614-15日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共有60余位演讲嘉宾和对话嘉宾、百余名媒体记者和来自全国各地及港澳台地区,美、英、日、新加坡等国家近千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讨论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大计。

报告人: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发展司司长  王海东 
主旨报告:健康老龄化与医养结合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

1)人口老龄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庞大的老年人群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趋强烈,为我国老年健康事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规模大

目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口近1.5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口近4000万,完全失能老年人1200万左右。

供需不平衡

面对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相对独立的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体系有待融合,总量供给不足、结构失衡、资源浪费、服务质量不高、护理人员极度短缺的局面亟需改善。

2)人口老龄化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人口老龄化在给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健康养老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养老照护服务体系加大投入,是落实供给侧改革的一项具体举措。同时,健康养老产业的专业化服务可以使更多年轻劳动力从家庭照护的负担中解放出来,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在健康养老产业所涵盖的多个领域中,医养结合产业的发展非常值得重视。医养结合产业既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市场潜力大,社会参与性强,就业岗位丰富,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3)医养结合对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基础,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任务。世界卫生组织1990年提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健康老龄化是指持续性地发展和维护老年健康生活所需的能力和功能,这里面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老年人的自身的生理健康水平;第二个层面是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支持的状况。以药物、辅助器材等帮助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也是健康老龄化的一种具体体现。

实现健康老龄化,需要从生命全程的角度,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干预。医养结合,正是通过专业、适宜、连续、便捷的社会化服务,帮助老年人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同时,通过盘活现有健康和养老服务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营造更加适宜老年人生活的居家和社会环境,实现健康老龄化。部分地区的经验表明,推进医养结合,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盘活现有健康和养老服务资源,可以有效引导老年人从大型急性病医院转往康养中心、康复医院、护理院等,缓解大医院床位紧张的压力。老年病患者压床的问题严重,现在各位知道看病难,住院贵,有时候床位难求,这里边老年人压床问题是一个因素,如果把老年病人治疗后转到康复医院,护理医院,将大大减轻医院压力,对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保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进医养结合的主要进展

1)出台政策文件,明确工作任务

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医养结合下发的文件,明确了医养结合的5项重点任务:即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以及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并就完善投融资和财税价格政策、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探索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强化信息支撑等保障措施提出明确要求。

2)简化流程,打造无障碍审批

20164月,我委和民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动医养结合、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要求各地民政、卫生计生部门在接到办理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申请后,按照首接责任制原则,及时根据各自职责办理审批,不得将彼此审批事项互为前置条件,不得互相推诿。同时,各地民政、卫生计生部门要根据申办人的需要和条件,在设立条件、提交材料、建设标准、服务规范等方面,为医养结合机构申办人提供咨询和指导,减少繁文缛节,提高办事效率。

(三)遴选国家级试点,探索可复制的工作模式

20165月,我委联合民政部共同开展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工作,近期已经确定了第一批50个地级市试点,涵盖了25个省,目前各地积极性非常高,我们只能分批遴选,并准备推出第二批,总量控制在100个试点市。通过先行先试,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养结合模式,将具有推广意义的可复制的模式和经验上升为政策措施。

截止到目前,各地进展情况良好,目前有4609家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浙江省在国家试点意外启动了26个医养结合省级试点,上海市169家养老机构设置了医疗机构,签约服务率100%,北京市99%的养老机构已设置医疗机构或签订合作协议。各省在医养结合方面经费投入近千亿元。

三、当前医养结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老年健康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在政策衔接、财政支持、服务能力等方面仍跟不上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形势,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老年健康法》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度保障和立法支持,将老龄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统筹推动,出台专项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些地区建立医养结合机构,但是还没有相关医保政策,不是医保定点单位,入住老年人医保报销问题没有解决,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医养结合的推进,需要重点抓紧,努力协调,推进这个问题。只要符合条件的,尽快审批办理,让他有医保资格,为老年人提供方便。

2)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发展的积极性有待调动

当前,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的特点是投资周期长、利润薄、回报慢,需要在投融资、财政税收、土地使用、合理定价等方面进一步明确相应的支持政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去年11月份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的机构。利用市场的力量推动医养结合产业发展,刚才成教授讲了养老机构空置率达到48%。据我调研,有的养老机构排队需要几年时间,有的养老机构空置率超过一半,除了其他原因,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空置率高的养老机构,都缺乏医疗资源的保障。

3)专业护理人员需求量大,亟待加快培养

目前,对专业的护理人员需求量很大,医护人员、护理员的数量、能力及水平都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大老年医学、护理学专业及康复治疗师、护理员的培训培养力度,推动实现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护人员与医疗机构执业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我们国家的9064,其中90%还是居家的,但是失能老人目前1200万,还是应该主要以机构护理,得到专业护理,放在家里太沉重了。

(北京“9064”的养老模式提出,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照顾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四、下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主要思路

1)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健康老龄化工作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以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加强部门协调,密切合作,联手推动工作;在人口结构快速变化形势下,以绿色发展的理念推进健康、养老综合性服务;坚持开放思维,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做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布局和制度安排;以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为导向,完善相关制度、政策措施,让所有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老年人健康养老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抓住历史机遇,积极推进老年健康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龄问题日益凸显的时期。在人类发展史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遇到如此复杂的人口老龄化与健康形势,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人口老龄化与健康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集中显现。总体而言,十三五时期是两个老龄化增长高峰期之间的低谷,当前正是积极做好准备的有利时机。对待老龄化不必过度焦虑,也不能消极等待。既要高度重视并科学评估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家庭发展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抓紧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及早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健全服务体系。

3)将医养结合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

按照供给侧改革的总体思路,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结构,以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医养结合产业。对于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机构给予分类支持和指导,出台支持性政策措施,为社会力量提供税费优惠、资金补助、规范收费标准等政策支持,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健康养老服务中的创新应用,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积极争取金融支持,为医养结合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希望通过医养结合产业基金来支持医养产业发展,大概在500亿左右。

4)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医养结合的服务能力

加快推进老年医疗卫生专业发展,加强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完善薪酬、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在为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人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以居家养老为主的老年人。我们正在研究制定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服务规范》和《技术规范》,明确提供上门服务的内容、标准及要求等,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5)配合做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

长期护理保障工作涉及面广,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统筹推动。我委将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地方探索基础上,积极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和服务需求评估工作,以老年健康档案为基础,制定符合国情的老年健康分类标准及不同等级的护理标准及规范。在一些有条件的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地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探索需求评估、费用测算、资源整合、服务提供模式。目前青岛已经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它是从医保当中切一块出来,专门做这个护理保险。我们正在密切关注青岛试点,也在总结经验和问题,争取创造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总而言之,健康老龄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离不开各位专家的支持,离不开各位同仁的推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健康老龄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摘选自论坛组委会)

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  电话:0531-86912671、18653185989、18660102099
Powered by CTRL 鲁ICP备******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