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旧楼修缮,不是专项拨款,也不是企业家慷慨投资,而是由成千上万的爱心市民来“众筹”,你听说过吗?日前,由伦教慈善会平台推出的伦教敬老院“众筹”项目,在顺德市民的朋友圈中刷屏。截至目前,捐资进度完成过半。而伦教慈善会负责人表示,“互联网+”慈善更能实现全民参与慈善,提升慈善募捐的效率。首笔善款的开支最快将于本周使用。
记者调查了解到,早在此前,顺德就已出现村居“众筹”建养老院的雏形模式,由当地村居、村民及海外乡亲共同筹资,为当地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并减轻公办养老院负担。而由于管理缺陷、资源匮乏,有些村级养老院都已“关停”。未来基层养老事业如何布局,顺德仍在探索中。
爱心:修缮养老院 众筹完成过半
位于伦教街道城区的伦教敬老院在不久的将来将拥有自己全新修缮的大楼。新大楼是由成千上万的爱心市民“众筹”来修缮。
记者了解到,伦教敬老院是由郑裕培先生主赠兴建,社会各界人士慷慨解囊共筹得人民币800多万元,于1992年秋在羊大河畔建起来的。“急需筹资修缮的大楼,正是1992年盖起来的那幢,大楼已经严重老化,需要修缮。”伦教敬老院的苏院长告诉记者。
在伦教慈善会的推动下,修缮旧楼的资金首次选择通过慈善会平台来“众筹”募捐。连日来,在顺德市民的朋友圈里,都纷纷转发这一项目的“众筹”平台。
记者看到,伦教敬老院修缮改造工程项目的筹款目标为1130738元。截至目前,平台已筹资超过62万元,筹款进度为55.02%。另外记者也观察到,市民“众筹”还分具体项目,包括电路改造工程、综合护理室等小项,市民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项目来进行捐资。
“每一笔捐资,后台都会详细记录,待今年重阳节项目启动,敬老院会专门感谢每一位捐资的市民。”苏院长说。一份后台数据显示,周大福也通过其旗下企业裕顺福首饰钻石有限公司捐资5万元,支持家乡慈善事业。
监管:“专款专用” 首笔开支最快本周用
缘何以“众筹”形式来为敬老院筹资?记者联系到了伦教慈善会理事长欧阳伟雄,他告诉记者,采取“众筹”形式为敬老院的修缮募资,一方面是动员街坊,实现全民参与慈善;另一方面,则是积极探索“互联网+”慈善,提升慈善募捐的效率。“其实,做慈善不一定都是有钱的老板,如今有了手机等终端,市民也可以更便捷地献爱心。”欧阳伟雄说。
记者了解到,这也是顺德首个“众筹”修缮敬老院的慈善项目。为了保障资金安全,“众筹资金”将执行专款专用。“我们的募捐平台,是自己慈善会网站研发;每一笔资金,其使用和审计都由第三方来监管、核实,平台使用非常安全。”欧阳伟雄说,这一次的众筹款项,其首笔开支最快本周使用。
聚焦:村居“自筹”建养老院,可行吗?
伦教敬老院内,早早入住的老人正享受着静好时光,但在院外,仍有许多老人“拿号”排队等待入住。“我们有统计过,就自己镇街内,就有100多号老人等候床位。”苏院长告诉记者。一份数据显示,在伦教敬老院中,一共入住了147名老人。
有的养老院一位难求,民间兴建养老院渐成趋势。
记者了解到,其实,顺德在早些年前,就出现了“众筹”建养老院的雏形模式。同样在伦教,荔村、鸡洲等村居,都有由当地村居、村民及海外乡亲共同筹资兴建的养老院,为村居老人提供了更好的养老服务,减轻了公办养老院的负担。遗憾的是,一些村居自己“众筹”兴建的养老院并未能长期存在,其被落后的管理模式、匮乏的养老资源等“扼杀”。
沿着荔村小学旁的小路走到头,记者看到一幢数层楼高的小楼。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一建筑就是当年荔村“众筹”兴建的养老院。记者看到,如今的小楼已空置,并未翻新使用。“当时,这里还有好多企业家投资,养老院开了一段时间后就停了。”一名街坊向记者说。
伦教街道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村居自建养老院其实需要克服更大的难度。“不单单有钱起楼,有钱买设备这么简单。”该负责人说,由于村居资源有限,彼时没有专有平台招聘专业的护工人员,同时长期缺乏规范管理,最终养老院“入不敷出”,走到尽头。
记者获悉,多数镇街级别的养老院自负盈亏。以大良街道为例,其凤城敬老院、颐年苑采用收支平衡、自负盈亏为主,财政补贴为辅的运营模式。
根据区人社局的社会福利和事务科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养老院以公办为主,17家的养老机构中,仅有4家为民营,用以丰富、弥补和延伸顺德区范围内的公办养老事业。
记者获悉,在顺德仅有的4家民营养老机构中,有一家养老院为“国有民营”性质。“就是土地权为村集体所有,但养老院的管理、日常维护为民营资本来投资、运营。”该负责人说。另外,区人社局负责人表示,经过长时间的“淘沙”,如今顺德仅有一家村办敬老院——大门敬老院存在,其余的都已经合并或分流至镇级敬老院中。
部门:探索基层养老 建立长者服务中心
据区人社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顺德的老龄化社会问题日益突显,截至2016年年底,顺德户籍人口132.75万人,其中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22.54万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7%。
村级养老院的探索“踟蹰不前”,那么顺德近年来如何探索基层养老,减少镇街养老机构的压力?根据区人社局负责人介绍,顺德近些年来,一直探索基层的居家养老中心、长者服务中心等“基层养老单元”的发展,来完善全区养老体系。
记者了解到,在2013年,顺德就出台了《顺德区镇街长者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到各镇街建设融合配送餐、文娱活动、日间托老、康复保健、心理慰藉、信息支援等系列服务的“长者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并给予每个镇街最高100万元的配套建设资助。
目前,顺德已有8个镇街已建成至少一个“长者中心”并投入运营。同时,逐步推进社区和村一级长者服务中心的建设,以及每年投入财政资金进行试点培育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建设。另外,在居家养老方面,目前服务也已经实现了在10个镇街的全覆盖。(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