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把发展养老服务与家庭服务业相结合,坚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带动和促进了社会就业工作。通过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促进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养老服务能力促进就业;落实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管理服务促进就业。这些举措有效地推动了养老服务与家庭服务协调发展,提高了社会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激发了养老服务业发展动力。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全省新增加工商类养老企业数千家,新增各类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数千家,全省有家庭互助养老点6500多个,开展养老服务的家政服务企业700多家,2016年培训各类养老服务人员1.5万人次。
一、2016年养老服务业促进就业基本情况
(一)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养老吸纳人员就业。省政府将养老服务业纳入转型升级产业,2016年出台了《山东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了发展养老服务业要“突出四个重点”,其中,将居家养老列为重点任务的首位,就是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吸纳更多人就业,规定“鼓励个人和家庭兴办小微养老机构和服务组织,依托热心老年人家庭建设邻里互助养老点。支持社会力量独立举办或者以承包、合资、合作方式发展专业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纳入家政服务业、扶持社会组织等政府政策扶持范围”。这些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小型养老机构享受小微企业税费减免、企业补贴、投融资支持,优惠扶持政策激发了社会力量投资老年产业的活力,促进了养老服务业就业工作。
(二)分级分类进行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持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能力。2016年养老服务培训分级分类进行,其中,举办61期培训班,培训了7059人,培训的专业和职位包括: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能力评估、中高级护理员、心理咨询、康复护理、膳食营养等。养老服务培训的主要做法:一是培训内容丰富。根据培训对象和需求,设置培训内容,针对培训专业和职位,采用政策解读、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现场操作等培训方法。省厅对七个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实行教学统一、师资统一、课程统一、资料统一、考题统一的五个统一。滨州市针对农村“零就业”家庭情况,开展了“留守妇女”养老服务培训工作,并将培训的100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留守老人”开展服务。二是培训形式灵活。养老服务培训突出了“三个结合”。第一,远程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实施“互联网+养老培训”,形成了“远程培训+就地操作+技能鉴定”模式,2016年全省远程网络培训初、中级护理员4000余人。第二,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采取“理论学习+现场操作”培训方法,在养老机构、养老企业、日间照料中心、养老信息平台进行培训。另外,“请进来”与“走出去”培训相结合。一方面,邀请境内外专家学者授课,引进境外养老服务理念、经验和模式;另一方面,赴国、内外学习培训,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创新模式。三是精选培训师资。邀请国内外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官员、专家、学者、经理授课,建立了涵盖老年产业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组成的师资库,集聚了一大批境内外老年产业优秀人才,保证了养老服务培训质量,打造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四是组织管理有序。加强培训检查督导,建立培训动态报告制度,组织开展请教评学。组织开展对授课师资、食宿条件、管理服务等项目测评,采取了对授课师资、参访单位末位淘汰办法,根据测评及时调整授课教师和参访考察单位,不断改善和提高培训组织工作,为培训创造舒适条件和良好氛围。
(三)编制和实施养老服务标准,提升从业人员管理服务水平。近年来,我们落实省政府“一业一策”产业发展要求,开展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积极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养老服务发展环境,促进养老服务向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一是养老服务标准纳入“山东标准”建设工程。将养老服务标准纳入“山东标准”项目建设,2016年烟台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济南曜阳国际老年公寓等13个单位参加了“山东标准”建设工程标准化试点筛选。在这些先进典型的示范带领下,养老服务形成了做标准、用标准的氛围,涌现出了荣成盛泉养老集团、烟台老年福利中心、潍坊鹤翔安养中心、青岛阳光佳苑养老服务管理公司、济南大家园健康管理连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养老服务标准化企业。二是加快制定养老服务地方标准。2016年加快养老服务地方标准编制工作,制定发布了《养老服务基本术语》、《居家养老 生活照料服务规范》、《居家养老 康复护理服务规范》、《居家养老 陪同就医服务规范》和《老年公寓服务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编制修订工作,参与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制修订,民政部《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规范》行业标准的起草及编研工作。三是开展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组织养老企业参与“山东标准”服务业标准化项目试点单位答辩工作,荣城万福苑老年公寓、日照幸福盛地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5个养老机构被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为“山东标准”试点单位,获得了10万元试点资助经费。2016年6月,民政厅“关于开展民政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养老服务标准化做为民政标准的重点,全省确定的31个试点单位,其中养老服务试点单位5个,占全省民政标准化试点单位的占16%。
二、2017年养老服务业促进就业打算
2017年是养老服务业关健之年,一是今年是民政部联合公安、卫计、质检开展为期四年的“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的第一年,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动员部署和自查自纠阶段、核查整治阶段、巩固深化阶段,通过查找问题、整改治理、提升服务等一系列整治措施,全面提升养老院管理服务质量,改进服务环境,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二是今年是民政部、财政部开展的“十三五”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的头一年,我省的济南、威海市做为全国的试点市,承担着居家和社区养老先行先试的任务,肩负着探索居家和社区养老可持续、可复制的重任。同时,我们也要把养老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融合到这二项重点任务中,推动养老服务与促进就业协调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一)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拓宽吸纳社会人员就业渠道。结合民政部、财政部开展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把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与就业工作结合起来,在培育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托管日间照料中心、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等方面,研究居家社区养老与服务人就业的方法,拓宽养老服务人员就业渠道,扩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吸纳社会人员就业数量。
(二)发挥家政服务企业优势,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与家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我省有各类家政服务企业几千家,家政服务企业体量大、业务宽、覆盖面广,其服务群体和项目覆盖全省城乡社区,家政服务企业是养老服务的主力军,更是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主体和支柱。前几年,山东省家庭服务业协会提出了家政服务企业转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家政服务企业依托自身优势,为老年人开展助餐、助洁、助急、护理及心理慰藉服务,有些家政服务企业还托管了城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家政服务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中坚力量。我们要认真总结家政服务企业为老年人服务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居家社区养老与家政服务融合的方式,依托家政服务企业开展养老服务,大力拓展养老服务人员就业,让养老服务成为大中院校毕业生就业、下岗职业再就业的主要行业。
(三)继续做好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持续提高服务人员能力。今年省厅将依托7个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开展养老服务中、高级护理员培训15期,培训中、高护理员1550人次,培训对象覆盖全省养老机构、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及各类养老服务企业、家政服务企业,养老服务培训仍然理论与实践、现场教学与参观考察相结合方式,通过培训提升养老护理员素质,增强养老护理人员就业能力。
(四)开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推广农村留守人员再就业。“十三五”养老服务业的二大任务,就是居家养老务、农村养老体系建设,民政部、财政部从今年开始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试点对象主要困难群体,覆盖城乡困难老人,我们要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着力研究农村互助式养老方法,挖掘农村留守人员为老服务潜力,培育留守人员养老服务能力,探索和推广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把解决农村留守人员就业与互助养老结合起来,探索和找寻覆盖农村老人、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