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新闻快递    
  养老政策 +MORE  
  党的二十大 +MORE  
  联系我们 +MORE  

地址:济南历下区南新街66号山东民政大厦西院五楼
电话/传真:0531-86912671、18653185989、18660102099     
电子邮箱:sdlncy@163.com

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订阅号

行业动态    
迎接养老服务业发展黄金时代
发布时间:2017-03-16

 

我国养老服务业正在加速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的到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进步的速度将超出人们的预料之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此,我们必须正确判断,充分准备,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和参与到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来。


一、养老服务业迎来黄金时代


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2013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级为国家的长期战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就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重要批示;5月27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专题研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10月11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通过《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意见》;国家部委和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表明发展养老服务业已经上升为党的最高决策和国家的长期战略,体制优势将成为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老年人口数量庞大。


按照国际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44亿和10.5%,此后将以每两年增加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递增。2050年左右全国达到4.2亿和30%以上的峰值,接近英国退出后欧盟27个国家的人口总量。庞大的老年人口意味着庞大的养老服务市场需求。


三是经济发展的良好预期。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国民收入积累。2015年,我国GDP总量67.67万亿元,人均GDP为49351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


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GDP将达到92.7万亿元,城镇化率将达到60%,国民收入水平将相应提高。再往前推5到10年,我国将整体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良好的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预期,意味着支付能力和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


四是养老产业高度融合。


养老服务业涉及面宽,产业链长,涵盖了照护、医疗、休闲、保健、体育、文化、地产、家政、金融、保险、心理咨询、老年用品等。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年人口代际更替和养老观念转变,消费需求将逐步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据预测,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8万亿元和22万亿元,对GDP的拉动作用将分别达到6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高融合度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养老服务业必将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大产业。


五是创新发展空间巨大。


今后10到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领域的改革创新全面深化提升。养老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兴战略性产业和朝阳产业,但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制约,现阶段仍处于发展低端,养老观念、消费能力、服务供给、产业融合等都有极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通过与相关产业融合、与互联网大数据融合、与国际先进经验融合,将不断催生出发展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业态,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二、准确把握养老服务业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要搞好“三个统筹”、实现“四个转变”。李克强总理指出:“民生领域要做既有利于民生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情。”对此,我们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立足我国重视家庭、未富先老和城乡、地区差异化发展等实际国情,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


一是坚持解决养老问题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以尊重和满足老年人需求为核心,鼓励积极养老,坚持社区居家养老为主。


共同责任原则——个人有准备,家庭尽义务,政府保基本,市场供多元。


可持续发展原则——政策制度设计和保障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循序渐进,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持续获得感。


“互联网+”原则——顺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和人口老龄化持续发展趋势,通过与互联网结合,创新服务模式和产业业态。


二是明确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


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业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一要从以事业发展为重点向以产业发展为重点转变;二要从为特殊困难群体服务的兜底养老向为所有老年人服务的社会养老转变;三要从提供一般生活照料的温饱型养老向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服务需求的全面小康型养老转变;四要服务方式从线下实体服务向与互联网结合、线上线下相融合的OTO方式转变;五要从单一产业向多领域、多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三是形成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格局。


最重要的是社区居家养老——无论是从我国重视家庭、安土重迁的文化传统来看,还是从国际养老经验来看,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和现实养老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整个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和主体性地位,解决了社区居家养老问题,就解决了90%以上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最需要的是护理型养老机构——少子化必然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甚至丧失,让高龄、失能失智、半失能半失智老年人的照护康复成为刚性需求,解决不好会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和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一床难求”主要是护理型床位。


最薄弱的是农村养老——目前主要载体是乡镇敬老院和农村幸福院,但敬老院重点服务“五保”老人,幸福院功能发挥不够理想,农村消费能力低,基础设施薄弱,服务组织缺乏,城市辐射较慢,需要找出适合农村实际的有效途径。


最有前途的是养老管理集团——养老服务硬件设施缺口可以快速填补,但管理服务的理念、标准、规范、人才等软件的完善提升比较缓慢,未来在养老服务领域起步较早、发展成功的大型机构中将会脱胎出一批养老管理集团,以输出品牌、理念、标准、规范、人才为主,对新建养老机构进行托管和连锁经营,这是将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专业机构的引领作用无可替代——专业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代表行业最高水平,尽管在整个养老服务体系中由“支撑” 改为“补充” ,但却是高水平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社区居家养老也需要专业机构的介入和经验。

 

三、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


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总体目标要求是,把养老服务业打造成一个强大的服务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事业发展,既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优势和新的增长点。


围绕这一目标要求,现阶段政府对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主办、市场运作,政府主导的基本内容是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行业监管、指导服务,最终形成企业得市场、群众得服务、政府得民心的多赢格局。


目前,应重点做好以下12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省级编制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市县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


二是完善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各方面的配套政策,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


三是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四是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着力提升失能老人护理能力,建设公平竞争的有序市场环境。


五是建设养老服务标准体系,以标准引领发展、加强监管。


六是加快建设养老管理平台、养老服务平台和养老服务信息网,以信息化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七是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创新,鼓励支持先行先试,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和区域性发展高地。


八是培育发展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九是加强养老教育培训机构建设,打造一支庞大的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队伍。


十是创新金融支持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企业融资上市。


十一是扩大对外对内开放交流,引进先进管理服务理念和经验。


十二是实施品牌建设工程,引进和培育优秀养老服务品牌。


四、抢占养老服务业发展先机


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养老服务业,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已经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社会需求不断升级、空间巨大,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发展形势日新月异。虽然暂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从长远来看,目前是进军养老服务业的最佳时机。


此外,养老服务业是不同于教育、医疗的新兴行业,整个行业发展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行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比较低,参与各方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只要有足够的实力和努力,完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发展,占领制高点。

文章来源:《福利中国》   作者:山东省民政厅副巡视员  张孟强

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  电话:0531-86912671、18653185989、18660102099
Powered by CTRL 鲁ICP备******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