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动感节拍,头发花白的模特们身着唐装、手执红绸,风姿款款地走到台前;紧接着的钢琴独奏、民族歌舞,让观众仿佛时而置身于布拉格老城广场,时而在青藏高原上载歌载舞……在《爱我中华》的大合唱中,一场完全由老年人自导自演的迎春晚会在河北省三河市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简称“燕达养护中心”)落下帷幕,给人们带来浓浓的年味儿和暖意。
“在燕达养护中心,目前总计有1600余名老人入住,平均年龄是82岁,其中98%是北京户籍。”燕达养护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崔凯介绍。数据显示,当前北京市60岁以上的户籍人口已达350万,预计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突破400万。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2016年,燕达养护中心被选为京津冀养老试点单位,以承接更多京籍老人的多元养老需求。
崔凯介绍,“医养结合”是燕达养护中心的一大特色。通过与一河之隔的河北燕达医院,以及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养护中心为自理、半自理、非自理老人提供日常疾病诊疗、慢病管理、康复等医疗服务,以及针灸、推拿、中药膏方等养生项目。“老人还可以在养护中心内的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绘画、唱歌,或者到康体中心游泳、玩球、打牌,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崔凯说。
异地养老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医保报销存在诸多不便,而从2017年起,这种情况在燕达将有所好转。据燕达医院经营院长吴亦鸣介绍,1月5日,燕达医院与北京医保系统正式实现联通,意味着今后持北京医保卡的老人在燕达医院就医时可以享受实时报销的便利。“过去我们每个月要派人进京为老人们取药,最多一次要跑70多家医院,打通医保后,这个工作量会明显减少。”崔凯表示。
据了解,目前燕达养护中心一期已基本住满,在建的二期工程将新增8000张养老床位,预计2018年可以入住。伴随设施规模、服务能力渐长,养老护理员匮乏、长期护理保险缺位等问题也凸显出来。“在护理员的精心照料下,可以避免老人发生跌倒、坠床、噎食、压疮等事件,延续他们的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但是目前社会对于护理员的重视程度不够,待遇偏低,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整个医养产业的健康发展。”崔凯建议,应加强养护人员培训,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让更多人有信心、有意愿从事养老工作,这需要政府和养老机构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