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新闻快递    
  养老政策 +MORE  
  党的二十大 +MORE  
  联系我们 +MORE  

地址:济南历下区南新街66号山东民政大厦西院五楼
电话/传真:0531-86912671、18653185989、18660102099     
电子邮箱:sdlncy@163.com

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订阅号

行业动态    
独居老人用餐难?这里有妙招
发布时间:2016-11-29

 

为满足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重点解决老年人口密度大、需求高的中心城区中独居、纯老家庭的高龄老年人以及生活自理困难老年人的日常用餐难问题,北京、天津和上海等老龄化较高城市已经陆续推动老年助餐服务项目。

 

北京市养老送餐服务逐渐走向体系化发展

 

北京自2009年发文推动建立养老(助残)餐桌。2009年11月,北京市民政局、市残联发布《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为进一步落实该办法,北京市又于2009年11月24日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的意见》。截止2014年底,北京全市已建立养老(助残)餐桌3429个。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以提高老年健康营养餐的营养质量为重点,在增加老年餐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发适合老年人生理需求、营养改善的健康营养餐系列餐谱。2015年北京就已初步确定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房山、顺义8个区开展养老助餐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工作,并于今年发布《关于2016年开展养老助餐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各试点助餐服务模式,鼓励通过“餐饮服务商(中央厨房)+社区配送+老年人家庭”方式直接开展服务,培育养老助餐品牌服务商,进一步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和推进服务市场化。北京北京市养老送餐服务逐渐走向体系化发展。

 

北京已投入近两亿元发展老年配餐体系,促进服务市场化

 

早在2010年,北京市通过签约餐饮企业、开放辖区单位内部食堂、社区(村)自办等形式,建立养老(助残)餐桌。2011年开始,北京市每年投入以奖代补资金奖励养老(助残)餐桌,当年投入以奖代补资金7200万元奖励了3200多家养老(助残)餐桌和托老(残)所,促进了居家养老(助残)服务规范化建设。截至2014年底,已经持续投入1.96亿元。


 

2016年,北京市在8个区推出的助餐服务试点,明确市级补贴资金主要用于涉老装修改造、添置助餐设备等基础性支出,通过养老助餐服务体系试点建设,探索养老助餐服务模式,培育养老助餐服务品牌,促进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市场化发展。

 

津、沪持续推进助餐服务全覆盖


 

除北京以外,天津和上海两个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的直辖市也在大力推进助餐服务。


 

天津自2011年开始推动助餐服务,2011年4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发展我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2011年9月,天津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的意见》,专门就助餐服务的建设目标、功能分类、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明确。2012年4月,民政局会同13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市老年人助餐服务的意见》,在资金、用工、税收、申办、市场准入等8个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截止2014年底,天津全市累计建成各类老年配餐服务中心、社区食堂共358个,中心城区老年助餐服务实现全覆盖。


 

上海市自2008年起将设立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通过集中用餐和上门送餐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各区县按照“政府投入和社会资源相结合,就近便利和网络分布相结合”的原则,依托专业送配餐公司以及区域内的养老机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企事业单位食堂等社区服务资源,进行挖潜整合,统一规划布点,具体落实推进助餐服务点的建设。经过近几年的规划布点和建设发展,各种规模的标准化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已遍布全市各个社区。2014年,上海市在徐家汇、龙华、仙霞新村、长寿路、曲阳路、平凉路、古美路、江桥镇、塘桥、康桥镇、朱泾镇、新海镇等街镇设立43个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2015年底,全市共拥有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634个,受益老人超过6万名。

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  电话:0531-86912671、18653185989、18660102099
Powered by CTRL 鲁ICP备******号

在线客服